计算创意学系列(番外篇):人机共同创造力

作为对第六章(共同创造力)的补充,简短地跟大家分享去年(2020年)刚刚发表的一篇关于人机共同创造力的论文。

各位读者好久不见。在上一篇计算创意学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共同创造力的(Co-creativity)的概念。谈到了人类与算法之间的合作创作。

因为上一篇计算创意学文章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这里还是顺便捞一下:

计算创意学系列(六):共同创造力(Co-creativity)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创作完全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但是算法与人类之间的共同创作,是近几年才刚刚引起学界注意力的概念。因此大家也可以看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没办法介绍任何理论框架来系统性地评估人机共同创作,而只是举了几个例子,因为这样的理论框架还不怎么存在。

跟之前的文章相比,这次的番外篇是对上一篇文章的一个非常简短的补充——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去年(2020年)刚刚发表的一篇关于人机共同创造力的论文:《人机共同创造力的五个"C" - 对看待创造力的经典视角的一个补充 (Five C’s for Human–Computer Co-Creativity —An Update on Classical Creativity Perspectives)》,让大家对这个领域的不成熟有个概念。

下面我来简短介绍这篇论文的内容,大家会发现论文的内容非常笼统,甚至有些空洞——而这正是人机共同创造力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步的标志。


今天要介绍的论文,发表在去年(2020年)的国际计算创意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Creativity)上。在论文中,Anna Kantosalo和Tapio Takala 首次提出了人机共同创造力的一个描述性定义:

The creative human–computer collective consists of at least one human and one computational collaborator.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collective consists of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creative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s that support them. The collaboration results in an artefact or a product that represent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ollective. These contributions are communicated to and shared with a wider community of peers, audiences, and other social influences. The co-creative collaboration takes place in a context representing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reative act, including e.g. cultural artefacts and conventions, and more immediate factors such as material affordances and shared mental resources, such as the creative task.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类-计算机集体(Collective)包含至少一个人类和一个算法性的合作者。这个集体内的合作(Collaboration)包含个体自身的和合作性的创造力过程,以及支持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这个合作的结果是一个代表了这整个集体的贡献(Contribution)的作品或者产品。这些贡献会被分享和交流给更广社群(Community)内的创作者、受众和其他社会影响力持有者。这个共同创造的合作在一个代表了这项创造性活动的多方面上下文(Context)中进行,包括文化产物和规范,以及更加直接的因素、比如物质材料的直观功能和共享的心理资源(比如创造任务本身)。

从这个定义中,作者们总结出了看待人机共同创造力的五个可能视角:

集体(Collective)

集体是由积极地参与在共同创造过程中的人类和算法组成的整体。通过将所有这些合作者看作是一个整体,我们能够将对作品有直接影响的那些个体从影响相对较为间接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分离出来、并作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创作者概念来讨论。同时,我们也能够区别对待集体内部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与集体与其外部个体间的相互作用。集体内部的沟通建立在对创作过程的共同理解、共同目标、共同假定之上,而集体与其外部个体间的交流就通常没有这样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

集体内部合作的效率问题引进了除去个体的创造能力以外的其他重要的表现指标——对人类合作者来说,这些指标包括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甚至性别和年龄这些文化属性等等;对于算法和作者来说,这些指标包括算法能够向人类输出的中间结果、算法的数据表示形式、算法的用户界面等的。

每一个集体内部的个体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比如支持性角色、启发型角色、生产型角色等等。

合作(Collaboration)

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被看作是独立的创作者,有自己的一套创作过程。而合作这个视角考虑的是这些个体的创作过程如何能够被组合成为一个集体的创作过程。

学者Abra在1994年提出了多个人类的共同创作过程的四个二分属性(Four Dichotomies for co-creativity between humans):

  • 有时限的(fixed)合作和无时限(on-going)的合作
  • 同一地点的(intimate)合作和远程(remote)合作
  • 成员组织结构扁平(horizontal)的合作和层次化(hierarchical)的合作
  • 成员任务同质化的(homogeneous)和异质化(heterogeneous)的合作

Anna Kantosalo和Tapio Takala针对人机合作的情况提出了第五个二分属性:人类主导的(human-initiative)合作和算法主导的(computational-initiative)合作。

贡献(Contribution)

贡献这个术语不仅仅只意指创作最后得到的作品。在合作创作中,还有大量以沟通为目的而产生的中间产品,比如:

  • 一件对创作有启发性意义的其他作品
  • 对创作提出的建议
  • 对创作提出的评估

有一些合作成员的贡献是不体现在最终的作品中的,因此,量化地界定和评估每个创作成员的贡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社群(Community)

社群(Community)指的是创作过程所处的人群环境,包括创作过程/作品会影响到的人们和能够(间接地)影响创作过程/作品的人们,比如创作者的同行们、作品的受众、批评家和鉴赏家、投资者等等。

上下文(Context)

上下文(Context)描述了作品环境在社群之外的方面,包括启发了创作的一切和使得创作成为可能的领域知识和技能、规范、文化背景等等。


上述的五个视角一起构成了描述人机共同创造力(Human-Computer Co-creativity)的一幅系统性的图景。因为这五个单词都以C开头,被称为是人机共同创造力的五个"C"。

在合作创作中,各个主体间的交流(Communication)是一切的核心,而上述五个视角中的贡献(Contribution)上下文(Context)为交流提供了基础。其中,贡献(Contribution)是主体间交流的媒介,上下文(Context)则是交流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

五个视角的理论为共同创造力系统的定义、比较、分析、设计和评估提供了一个笼统的理论框架,作为对共同创造力进行研究的一个开端。

事实上,不仅仅是人机共同创造力这个子领域,计算创意学这个领域整体也仍然处于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

Subscribe to 菌群反应器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