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创意学系列(四):价值和新颖性的评估
现有的创造力理论从人类的创造力行为出发,试图描述人类创造力现象的机理。因此基于这些理论设计出的算法,也更像是对人类创造力行为的一种模仿。 但如果我们不想去限制一个算法产生有创意作品的机理,允许它们用任意与人类创造力机理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创造力行为,该用怎样的与底层机理无关的标准去评判一个系统是不是具有创造力呢? 这一章,我们从“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新事物”这个对人工创造力系统最基本的要求出发,聊聊如何评估一个创造力系统的价值和新颖性。…
现有的创造力理论从人类的创造力行为出发,试图描述人类创造力现象的机理。因此基于这些理论设计出的算法,也更像是对人类创造力行为的一种模仿。 但如果我们不想去限制一个算法产生有创意作品的机理,允许它们用任意与人类创造力机理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创造力行为,该用怎样的与底层机理无关的标准去评判一个系统是不是具有创造力呢? 这一章,我们从“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新事物”这个对人工创造力系统最基本的要求出发,聊聊如何评估一个创造力系统的价值和新颖性。…
在前两章的讨论中,我们介绍了在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Ann Boden)的著作《创造力心智(The Creative Mind: Myths and mechanisms)》中三种类型的创造力: 探索性创造力(Exploratory Creativity),转型性创造力(Transformational Creativity)和组合性创造力(Combinatorial Creativity)。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概念整合理论,用以解释组合性创造力。 概念整合理论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算法化的尝试,这一章我们就来简单考察一下这些尝试。…
谨以此文哀悼今年二月初刚刚逝世的认知科学家G. Fauconnier(概念整合理论创始人之一)。 欢迎来到计算创意学系列第二章,本章我们继续探讨什么是创造力的问题。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概念空间探索的理论,在其中我们区分了探索性创造力(Exploratory Creativity)和转型性创造力(Transformational Creativity)。…
本章考察概念空间探索的理论。这个理论最初是在认知科学学者玛格丽特·安·博登(Margaret Ann Boden)的著作《创造力心智(The Creative Mind: Myths and mechanisms)》中被正式提出,后来又在AI学者G A. Wiggins的论文《描述、分析和比较创造力系统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reative Systems)》中,从数学和形式理论的角度得到了更严谨的重构。…
各位读者新年好。今天要给大家预告一个新的文章系列。…